全国人大代表崔岩:拥抱AI发展浪潮 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当前,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这让长期深耕一线,致力于人工智能科研、教学及产业落地的科研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崔岩倍感振奋。
全国人大代表崔岩:拥抱AI发展浪潮 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崔岩表示,过去一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随着DeepSeek的惊喜亮相,仅需20-100万元左右,便可完成低成本、高性能的私有化部署,这将为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 五邑大学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崔岩:这是中小型企业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2025年一定要解放思想,拥抱这波浪潮,拥抱人工智能跟产业的赋能。比如说家用电器,加上一个麦克风、扬声器之后,你可以跟它进行有温度的沟通交流,一个跑步机成了家庭私人健身教练跟你沟通交流,一个电冰箱可以控制饮食卡路里摄入量,很好地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背靠AI大模型来进行家电方面的升级。
崔岩:“科技+文化”融合浪潮涌动 用好人工智能 让文化瑰宝“触手可及”
近年来,崔岩与其团队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文物保护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做好文化数字化内容的深度开发。今年年初,崔岩团队参与打造的“博物中国”数字云展览、《文博日历》等产品,在央视新闻平台上线后,每期均收获几百万点击量。
全国人大代表 五邑大学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崔岩:今年年初之后,《哪咤2》也是火爆出圈,可以看出来,好的IP现象是老百姓特别愿意看的。我今年带来的建议最主要也是跟“人工智能科技+文化”相关的一个课题。我们之前也是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第四次文物普查,给地上文物做数字孪生。这一次,希望把这些文物内容再做深度的开发,把这些文化现象再讲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现在固有的数字文化内容,通过科技“润物细无声”地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们能够喜闻乐见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