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红烟好“威水” 现正申报非遗项目
鹤山市雅瑶上南红烟种植基地的鹤山红烟目前进入采收季。这两天,烟农正抢抓晴好天气,在田间地头采收。
今年1月,雅瑶镇把上南村一片约4亩的田地作为特色示范点,集中种植红烟,并于5月中旬进行了第一批次的采摘。据介绍,烟叶按照质量可分为4个等级,收购价每斤从30元到60元不等。目前,雅瑶全镇共有10户烟农种植红烟,面积近10亩,分散在古桥、古蚕、上南等村。
鹤山市雅瑶镇上南村红烟种植户胡锦昌说:“今年的亩产量大概三百斤左右,现在采摘了烟托、水叶,接下来是摘烟尾,大约一个月左右收成完毕。”
雅瑶种植红烟历史悠久,可上溯至清乾隆年间,到清末民初,鹤山已成为广东晒红烟主要产区和广东烟叶主要出口基地,无论烟质还是产量,均以雅瑶为佳,其中雅瑶上南村的芸蓼烟和古蚕的老古烟,以其叶色金黄,叶脉藏而不露,肉质厚和味香醇的特点而驰名海内外,有“鹤山烟王”之称。
鹤山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锦飞说:“我们鹤山的红烟在清末民初是非常兴盛的,当时全鹤山都是种植红烟的,红烟的产量非常高,出口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1951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司徒美堂到鹤山视察时,上南村人民托司徒美堂送几扎顶级红烟给毛主席。后毛主席亲笔回信司徒美堂嘱代为致谢。
李锦飞说:“后面这台机叫做烟绞机,这是我们鹤山特有的,在收购红烟的时候,用来打包装用的。当时鹤山每个乡镇都有这种机器,是我们鹤山红烟兴盛的一个证明。”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三高”农业的兴起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上红烟种植流程繁复,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鹤山红烟种植生产日渐式微。不过,红烟种植技艺需要传承与发展,目前,雅瑶镇正积极推动红烟种植技艺申报入选非遗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烟,促进红烟种植技艺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