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市残联打通“三条线路”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暖心服务

江门台 2021年10月22日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家里有残疾孩子,面对孩子存在的各种身心障碍,家庭也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为了让残疾儿童的康复之路走得更顺畅,市残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下属的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作为主要阵地,通过连接资源、利用自身专业团队等工作方式,在做好特殊儿童日常康复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援服务,打通特殊儿童家庭的“三条线路”,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孩子接受康复训练的同时,家长抽空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特色课程,这样的情景每天都会在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上演,这也是该中心根据特殊儿童家庭的实际需求,摸索出来的将服务延伸出机构、深入到家庭的常态化家庭康复支援举措。

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主任、特殊教育高级教师冯经彩介绍,为残疾儿童家庭打通的“三条线路”分别是,第一是疏通情感线,第二是搭通康复线,第三个是联通就业线。

特殊儿童家庭所承受的精神、心理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引导家长接受现实,并用阳光平和的心态陪伴孩子康复成长,是特殊儿童家庭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萃文说,“我们会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有关的‘心理处方’,教导家长如何正面接纳小朋友与众不同的地方;另外,也搭建了家长活动和互助的平台,比如让家长牵头组织一些兴趣作坊等;还有就是建立一个‘三级机制’,就是‘家长-班主任-心理援助小组成员’关爱机制,可以在早期发现他们家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早干预。”

特殊儿童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两个小朋友都上小学了,一个二年级,一个四年级,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可能她和小朋友的情绪调节和康复之路都不会这么顺利。“现在两个小朋友在学校都比较开朗,我的心态也很好,所以大家都叫我‘太阳花妈妈’,就是比较阳光。”

0到6岁是特殊儿童的康复黄金期,除了需要在机构康复外,还需要有家长的配合。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在做好线上线下全市特殊儿童家长康复知识培训的同时,安排党员干部、康复老师分批入户,给家长提供手把手指导。

冯经彩说:“针对困难家庭的特点,根据他们现有的资源,让他们充分利用资源做好康复。在机构里接受的训练,在家里怎么转化、怎么利用,家长确实有的时候不太懂,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这样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为了帮助特殊儿童家庭减轻经济压力,该中心还主动寻找、甄选灵活就业机会,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推荐8名陪读家长到中心周边的企业就业。增加这些家长收入的同时,也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好的心态。

特殊儿童家长田女士说:“上班以后开心点,因为时间过得快一点,如果一个人在这里等小孩的话,想得多,感觉时间过得慢。工作时间是之前这里的老师跟他们(企业)沟通好的,孩子一有什么事情,我们随时可以走,也方便了我们这些家长。”

冯经彩表示:“特殊儿童虽然有缺陷,有不足,但他们同样是社会的创造者,希望社会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悦纳他们。呼吁企业、爱心人士也给我们的特殊儿童家长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

(江门台记者林筱岚 )